生产了1万多辆超级两栖坦克苏联PT-76:萨沙的兵器图谱第170期
原创 萨沙讲史堂 萨沙1928 4月22日
作者:萨沙
本文章为萨沙原创
库宾卡坦克博物馆是俄罗斯的国宝,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。
谢谢美女摄影师拍完了所有的照片,萨沙带大家看一看。
萨沙的兵器图谱第170期
今天的主角是PT-76水陆坦克。
PT-76的名气很大,它是全世界生产最多的两栖坦克。
二战后期,苏军大举反攻,轴心国欧洲部分。由此,苏军遇到了大麻烦。
欧洲这一线到处都是大小河流,平均每前进四五十公里就会遇到一条大河。
而德军撤退或被击败前,都会炸毁桥梁。
苏联坦克不能浮渡,只能等待工兵架设好浮桥或者桥梁,大大贻误了战机。
尤其是一些战斗中,德军已经闻风而逃,只要炸毁桥梁就可以阻挡苏军好几天时间。
显然,如果苏军有一些两栖坦克,就可以扩大战果。
同时,可以预计苏军未来会成为海洋大国,会有强大的海军陆战队。这些海军陆战队需要两栖坦克,来执行滩头攻坚和侦察等任务。
于是,PT-76水陆坦克就出现了。
PT-76水陆坦克于1947年开始研究,车里宾雅斯克的基洛夫工厂给予它的代号是“740工程”。
1952年坦克开始量产,随后大量装备苏军和盟友部队,总产量超过1万2000辆。
PT-76水陆坦克的机动性和攻击力不错,防御力则较差。
PT-76水陆坦克装备1门76毫米Д-56T式火炮。该炮可以发射曳光穿甲弹、破甲弹、曳光穿甲燃烧弹、曳光超速穿甲弹和榴弹等多种弹药。
在50年代初期,这门火炮性能还是不错的。
PT-76水陆坦克的主要目的不是同敌人坦克作战,而是摧毁敌人轻型装甲目标、坚固工事、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等等。
就这点来看,PT-76的76毫米火炮已经足够。
当时美军常用的M41轻型坦克,正面装甲只有二三十毫米,一炮就射穿了。
50年代后期,PT-76还曾经换装过85毫米火炮,名字也变为PT-85,不过没有量产。
PT-76水陆坦克配备1挺7.62毫米并列机枪,某些车型还装1挺ДШКМ12.7毫米高射机枪,机枪火力也是不错的。
PT-76水陆坦克的机动性颇为不错。
为了浮渡,它的外形是船型而且相当宽大,浮力储备系数为28.1%。
而普通两栖车辆通常在20-25%就算合格,可见PT-76的浮渡性能很好。
客观来说,PT-76的两栖推进方面比西方同类坦克,还要先进一些。
它采用了由发动机带动的喷水器由车尾的喷水孔喷出,当在水上行驶时由驾驶把发动机输出动力全转移在喷水器。
当时西方两栖车辆则是靠履带伐水前进,水上速度较慢,通常只有几公里。
而PT-76,可以达到10多公里的时速。
欧洲普通河流充其量也就几百米宽度,PT-76可以迅速渡过。
它的路上机动性也还不错,公路最大速度为44千米/小时。
PT-76主要的弱点是防御力差,装甲全部是薄钢板焊接而成。
作为1辆仅有14吨的轻型坦克,突出了攻击力和机动性,防御力就只能尽力而为。
PT-76炮塔装甲厚度仅有17毫米,车体上部装甲11毫米,侧面16毫米。
显然,PT-76的装甲只能抵抗轻武器射击和炮弹破片,遇到任何一种火箭筒都很危险。
只是区区10几吨的坦克,你还想怎么样呢?
PT-76是参加过实战考验的坦克。
北越曾经得到一批苏联援助的PT-76,它比较适合越南水网纵横、森林密布的地形。
1968年,美国海军战机曾在越南丛林发现20至30辆PT-76。
1968年1月北越第203坦克团的11辆PT-76,掩护步兵1个连攻击广治省溪山的老村。
驻守的南越军队因缺乏反坦克武器,看到PT-76就惊慌失措。
不过,老村还有24名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,他们没那么好对付。
美军特种兵没有任何重武器,只能使用M72火箭筒和106毫米无后坐力炮,连续击伤击毁了3辆PT-76。
即便如此,还有8辆PT-76,开始不断进攻炮火掩护,美军最终也狼狈撤退。
事实证明,即便是绿扁帽这种精锐部队,手持步兵反坦克武器,也难以对付敌人轻型坦克。
此战老村被北越攻占,24名绿色贝雷帽,7人阵亡,3人被俘,还有11人负伤。500名南越士兵,伤亡大半。
北越伤亡不明,但预计有三四百人。
另外有3辆PT-76被击毁,4辆PT-76被击伤。
战后,北越和美军都认为PT-76起到关键的作用,造成美军和南越军队很大伤亡,是胜利的关键。
随后,美军也开始使用坦克,并且加大了对北越坦克的空袭。
仅仅1971年3月,21日美国空军的F-100炸毁了9辆PT-76,25日F-100和美国陆军的AH-1武装直升机又炸毁了12辆。
PT-76虽比较实用,有一些设计缺陷,比如体型过大。
而且,它毕竟是50年代的产物,在今天早已过时,逐步被先进步兵战车淘汰。
有意思的是,直到上世纪90年代,俄罗斯陆军仍然大量装备PT-76,有数百辆之多。
至今世界上20多个国家装备PT-76,俄罗斯为此提出了很多升级方案。
今天图片里面的PT-76,也是一种升级型号。
中国大陆也获得一批PT-76并以此仿制成60式两栖坦克。
不过,60式最终没有量产,而是采用63式两栖坦克。
63式是PT-76和中国大陆制62式轻型坦克的结合物。
而PT-76的车身设计和喷水推进系统,对于我国的水陆两用车辆影响深远,例如77式两栖装甲运兵车还是这种设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