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k明星论坛_最火热娱乐明星资源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发新帖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图文转载] 三国小人物志0039:生死无路的傀儡少帝——刘辩[17P]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#
atoutou  超级版主  2020-10-1 21:13 | 只看作者  |  查看主题 


 主题   |   帖子  |   热情  |   星币  |   坛币  |  申请勋章 回帖奖励 |正序浏览 |阅读模式
【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三百零七期】三国最悲惨的人是汉朝皇帝?苟延残喘活着都是奢望的傀儡少帝刘辩(历史系列第634讲)

原创 萨沙讲史堂



三国小人物志0039:生死无路的傀儡少帝——刘辩

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,主编为萨沙,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


三国时代,有过很多可悲可怜的小人物,他们之中有些是本来有远大的前途,却英年早逝,如曹冲(自小聪颖,神童之名),周循(周瑜之子,颇有父风)等;也有些是身不由己,一辈子都是被人操纵,始终是个傀儡,比如刘琦,刘琮等。

然而,他们都算不得最悲情的人。在三国时代,真正最悲剧、最可怜的,其实是今天我们要探讨到的这个人物——汉少帝刘辨。



是的,刘辨是皇帝,是东汉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。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他年仅14岁就被当时的大将军——舅舅何进,拥立登基。然而他生性怯弱,缺乏主见,更没有什么治国的才能。所以朝堂一直被母亲何太后,舅舅何进,以及十常侍等宦官所掌控。

在何进被宦官集团谋害,董卓进京霸权以后,以陈留王刘协更加聪明贤德为由,将刘辨废为弘农王,立刘协为新帝(史称汉献帝)。

被囚禁于永安宫中的刘辨,生活惨淡,连每日的正常饮食都得不到保障。于是心中忧愤,写下一首“怨诗”,以发泄内心的不满……结果又被董卓的眼线偷听到,直接派心腹李儒带人进宫,将刘辨和皇后,何太后等人“鸩杀”于宫中大殿。此时距离他之前登基为帝,不过一年多时间,终年也就不过15,6岁而已……

历史上真实的刘辨,生平基本与演义中的描述一致。不过,他并非是因为题“怨诗”而被董卓抓住把柄杀死,而是由于别的原因。



今天,我们就翻开史书的记载,来真正探寻一下汉少帝刘辨,这个三国时代最悲情的人物。

首先需要说明的是,汉朝并不止刘辨这一位少帝。

西汉初年就有前少帝刘恭,在位仅四年便被吕雉所废并杀害;接着又有后少帝刘弘,也是在位四年,在吕雉去世后被众大臣轰下台,立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(即后来大名鼎鼎的汉文帝),被废时年仅12岁……

到了东汉中期,又有汉章帝刘炟之孙刘懿,登基不足半年便因病去世,史称东汉前少帝;接下来,才是东汉末年的刘辨,历史上一般称他为“东汉后少帝”……

看得出,“少帝”这个谥号,大概能代表几点,一来是登基年龄小,二来是在位时间短,三来又没有什么实权,四来还去世得比较早。

所以说,历史上被称作为“少帝”的皇帝,往往都是比较悲剧的,刘辨自然也不例外。相较于汉朝前几位少帝而言,他又是出道于汉末的摇摇欲坠之日,群雄乱世的揭幕之时,所以他的命运,就注定了会更加悲剧……



据史料记载,刘辨虽然是汉灵帝的亲生儿子,却从小并不在宫廷长大。因为在他出生之前,他的兄长们都是早早夭折,令灵帝苦恼不已。由于担心是皇宫中风水不利,所以刘辨出生以后,被寄养到道士史子眇的家里,被称为“史侯”。

也许是因为风水的转换,也可能是因为这位史道人,真的有道行护身。所以刘辨在离开皇宫,住到史子眇家中以后,果然是健康地活了下来。而且,由于比他大的哥哥们都已经早早离世,他已经俨然是汉灵帝的“嫡长子”。

再加上,他的母亲何氏被立为皇后,舅舅何进也在朝中位高权重,立为大将军。似乎,他距离太子之位,已经只有咫尺之遥,今后登基皇位、继承大统,也是唾手可得之势……



然而,父亲汉灵帝却并不喜欢刘辩,因为刘辨生性怯弱,举止轻佻,不但缺乏帝王的威仪,而且不具备一国之君的气质。相反,灵帝更喜欢幼子刘协,因为刘协不仅机灵聪颖,而且举止端庄,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万事有主见的皇家气质(后来的事实证明,汉灵帝的眼光完全没错)。

然而,东汉末年的局势变化实在太快,又是西凉叛乱,又是黄巾起义,整个朝廷都忙得像一锅粥似的,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来进行立嗣,设储君封太子。

再加上何皇后受宠,大将军何进也不是省油的灯,左右一拖,竟把原本就身体堪忧的灵帝,拖到了病入膏肓的境地,一直到驾崩都没能把太子的人选定下来……

灵帝刚一死,何进就率精兵入宫,拥立刘辩为新皇帝。客观来说,刘辩的上位也算是名正言顺,至少他是先帝的长子,母亲又是正宫的皇后,他继位完全符合中国古代的“嫡长子继承制”。



只是,前面已经说过,刘辩生性懦弱,缺乏主见,根本不具备一国之君所必须的各种条件。更何况,他才年仅14岁,之前还从未有过从政治国的经验(汉灵帝不喜欢他,当然不会刻意栽培他)。朝廷大权,自然是落在了临朝听政的母亲何太后,以及掌握天下兵马大权的舅舅何进手中……

当然,这似乎也没啥大不了,反正东汉王朝这一百多年来,娃娃皇帝出了好几个,外戚掌权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。既然刘辩自己也不具备当皇帝的才能,就让母亲和舅舅在朝堂上折腾,自己安安心心当个休闲的傀儡,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。



然而,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……因为宫中并不止何家这么一股外戚势力。以太皇太后董氏,和镖旗将军董重为首的董家,权势也不可小觑。他们拥戴刘辩的弟弟刘协,并不听令于何进等人。

不仅如此,掌权宦官也是一股极为庞大的力量,尤其是以蹇硕、张让等人为首的十常侍,不单渗透于皇宫的内外缝隙,还掌握了相当的兵权(主要是西园军)。

也就是说,刘辩的皇位,其实从一开始就并不稳固,很大程度上,都是由母亲和舅舅,也就是何家的势力,所撑起来的。这也为他之后的一系列悲剧,而埋下了伏笔。

为了清除朝堂上的敌人,也为了巩固刘辩的皇位(准确地说,是为了巩固何家的执政地位),何进在拥立刘辩登基过后,连续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。先是出兵包围董重的府第,逼他免官自杀;接着又逼迫太皇太后董氏迁离京城,令其忧郁致死(民间一般认为被何进派人毒杀)。



再接下来,执掌西园军兵权的宦官蹇硕,也被何进逮捕处死,等于是砍断了宦官们最后一只能调动军队的手……就此,何进集团似乎已经是稳操胜券,何家作为外戚,独霸朝堂的日子,看起来也是指日可待了……

事情要要真是这样顺利的话,那刘辩也算是幸运了。至少这样,他这个傀儡皇帝的位置,还勉强维持地下去,只要是好好听母亲和舅舅的,安心于自己傀儡的身份,至少锦衣玉食的日子不用愁,到头来混个善终的结局也问题不大。

然而,上天却注定了要捉弄和折腾刘辩……就在他继位之后不过几个月,过于自信且误判形势的大将军何进,就在独自进宫的时候,被宦官们埋伏杀害。原本看起来已经明朗的京城局势,这一下,无疑又变得极为混乱……



此时,皇宫好歹还是宦官们的地盘,宫中的守卫也大多是他们的人;而何进的部曲们(袁绍,袁术,曹操等),一听说何进被害,立马举兵杀入皇宫……更要命的是,就在双方激烈拼杀之时,京城之外的大道上,正驰骋着各路“进京勤王”的诸侯大军。他们之前是受到何进的诏令而赶来的,现在何进一死,就再也没人能压住他们,阻挡他们进京的步伐了……

这时候的刘辩,也就是开始了他真正的悲剧人生。先是被宦官们裹胁着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,接着又在混乱中和母亲走散(何太后途中被尚书卢植所救),再接着又被张让等人胁迫着出宫,向北逃窜……直到卢植,闵贡等人率军赶到,才杀死了胁迫他们的宦官,迎少帝刘辩,及陈留王刘协等人南归京城……

然而,这之后的京城,已经又变了天。何进的被害,不仅意味着何家外戚集团的全面瓦解,也意味着当今的东汉朝堂,进入了权力真空的空档期。

如果,仅仅是如果,刘辩是个有本事的皇帝,这可能还是一个真正上位,掌控大权的好机会。正值宦官势力和外戚势力,在前一阵子斗得头破血流,两败俱毁;外来的诸侯们,如董卓、丁原等,长途跋涉,带来的兵马也不多(也就数千人)。



要是他能在这个时候,以皇帝的身份,收拢何进死后的兵权,并得到朝中大臣们的支持,以“以逸待劳”之势,压制住远道而来的诸侯们。说不准还真能收拾住大局,让皇权真正回到他刘家的手中来。

然而事实上,刘辩并不是这块料,天生就是软蛋性格的他,在这个混乱的局势中,也只能是被人收拾的份。在南归京城的路上,他们碰到了董卓的西凉军,从未见过世面的刘辩,竟然被吓得哭泣流泪,说起话来更是语无伦次……好在身边的陈留王刘协,用不卑不亢的态度和对答如流的回答,为他解了围。

不过,这次“偶遇”事件,也同样为刘辩之后的被废,而埋下了伏笔。因为他已经在天下人面前,暴露了他性格软弱,胆小怕事的弱点。而同样落难的陈留王刘协,却能够做到不慌不忙,从容应对,明显是更具一国之君的气质……



董卓进京以后,立刻以高明的造势手段,和超强的权谋能力,而逐渐控制了洛阳的兵权,很快成为东汉朝廷的实际掌权者。为了提升威望,将自己权倾朝野的地位进一步巩固,董卓以强大的军事威压,定下了“废立大计”。他要废刘辩为弘农王,将原本的陈留王立为新皇帝……

堂堂朝堂天子,居然要让一个边陲军阀来定夺废立之事,这对于东汉刘家王朝来说,也算是威信扫地了。不过,对于刘辩本人来说,这也许还真不不见得是一件坏事。毕竟,他不是当皇帝的料,只是因为之前的政治形势,而被掌权的何进,何皇后等人立为天子。

而今,若能离开这个如坐针毡的天子之位,退下来老老实实当个普通的亲王,对于性格怯弱,又无才能的他来说,似乎还是个更好的去处。

说白了,刘辩在位还不到半年,朝堂均由何进、何太后等人操控。他既无功又无过,不过是个皇位上的过客而已。现在,他身后已经没有任何的支持者,只要能乖乖交出玉玺,让位给弟弟刘协,那董卓等人也犯不上加害于他。



反而,要是善待他一些,在天下人面前打扮出一副仁慈的模样,还能提高董卓自己的威望,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住“残暴”的坏名声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上说,刘辩被废为弘农王之后,连日常饮食都被克扣得难以糊口……其实,关于这一点,任何史料都无记载。事实上,更大的可能性是,刘辩在移居皇宫外院之后,至少吃穿是不愁的,身边还有各等官职的人,为他服务(比如说朝中博士李儒,被封为弘农王郎中令),供他使唤。

至于演义上所说的,刘辩作怨诗:“……何人仗忠义,泄我心中怨!”,被董卓抓住把柄,则完全是罗贯中的虚构。



据史书记载推论,刘辩的死,起因是由于后来关东诸侯的起兵。由于董卓独霸朝政,专横残暴,引发了全天下的不满。各地诸侯在袁绍袁术等人的号召下,各聚州郡之兵,对其实施讨伐(其实包括袁氏兄弟在内,诸侯们起兵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地盘和利益)。

而董卓的罪行之中,最显眼的一条,就是行“废立之事”。毫无疑问,这一点也成为了关东诸侯们口诛笔伐的最重要理由。

也就是说,可怜的刘辩,又在不知不觉间,被推上了风口浪尖,成为了诸侯们争相“勤王”的“先帝”。这对他来说,才是真正的灾难降临了……

如果说之前的董卓,还多少有所收敛,那么当袁绍等人打出讨伐的旗号之后,他就完全撕下了伪装的面具,暴露出凶狠残暴的本质。他已经不再在乎天下人的看法和评价,也不再顾及自己的名声和脸面。既然你关东诸侯要拿我废立皇帝的事情说叨,那我就把被我废掉,被你们“拥护”的前任皇帝杀掉,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?



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(公元190年3月6日),董卓率兵闯入刘辩的宫中,并让李儒准备毒药并献上。在与妻唐姬和其它人等告别之后,刘辩饮下了毒酒,呕血而亡。这时候的他,才刚走到十五岁的年龄。按照现代人的标准,还只是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娃娃少年……

14岁登基,14岁退位,15岁被毒杀……刘辩果然无愧于“少帝”二字的谥号。他是个悲剧人物,一生都活在傀儡的阴影之中,身不由己,就连自己的生死,也是始终处在别人的掌控之中。

他没有什么本事,至少从史料上的记录和后人们的评价中来看,他只是个普通人,胆怯软弱,举止轻浮,缺乏王者之气,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。而造成他这些性格问题的,是由于他自小在宫外长大(史道士家中),从未受到过皇家的教育和政治的熏陶。

要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,而命运的天平,却将他这样一个根本不具备皇家气质的人,推向了“皇家嫡长子”的位置。之后,还一直将他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,令他根本无法适从,只能任由命运摆布,成为利益集团的傀儡。



要仅仅是当傀儡还算罢了,偏偏支持他所上位的利益集团还垮了,导致被其它集团鸠占鹊巢,让他连个傀儡也当不下去,惨遭被废。

要仅仅是被废也还罢了,就连他“废帝”的身份,都还要被人利用,扯作起兵的大旗,将他再次置于危险的境地下,最终年纪轻轻就被毒杀身亡……

是的,这就是刘辩,他的一生中命运多舛,始终是处于被人操控,身不由己的尴尬境地下。真正造就他悲剧的,是他所处的政治环境,朝堂上权力之争,以及他自己的无奈身份。

就算是董卓没有杀害他,袁绍的关东联军也成功驱逐了西凉军,重占京城。他的命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吗?

恐怕不会,顶多顶多,也就是能保住性命,继续被他人操控,继续他自己的傀儡生涯而已……



相较于他的父亲汉灵帝,好歹还算是一个有实权的皇帝;相较于他的弟弟汉献帝,至少也维持了皇帝的名号数十年,最后还得以禅位善终……刘辩的“皇帝经历”,带给他的只有心惊胆战的恐惧,和少年早死的苦难。

相较于三国时代另外另个有名的软蛋傀儡——刘琦刘琮兄弟,刘辩的下场也要惨得多。至少,刘琦刘琮二人还具备一些政治眼光和斡旋能力,而且年龄也基本成年,足以周旋于他们所处的政治环境中,最后能混到个无权无势的衣食无忧日子,还能得以善终。

而刘辩的能力,比他两人尚且不如,年龄还小,却要面对复杂太多的政治环境,最终,也只能是惨遭毒害的悲哀结局……



PS:在史书的记载上,刘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都不被承认其“皇帝身份”。像《后汉纪》等史书,都未为他单独立传。在提到他的地方,往往都称其为“皇子辩”,或“弘农王”。所以一直以来,才有着“东汉十二帝”(前少帝刘懿,后少帝刘辩均不在其中)的说法。

不过到了近现代,史学界逐渐承认了,两位少帝均是汉朝皇帝的事实(这样看来,刘辩是东汉的第十三位皇帝)。这其中的缘由,自然很大程度上,是因为《三国演义》的流行,以及三国文化的普及,使得人们更加了解汉末时代的纷争故事,也由此更多关注其中的人物……

也就是说,刘辩能被正名“皇帝身份”,事实上还要拜罗贯中的小说所赐!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4#
 楼主| atoutou  超级版主  2020-10-4 06:31 | 只看作者  |  查看主题 


 主题   |   帖子  |   热情  |   星币  |   坛币  |  申请勋章
游戏者 发表于 2020-10-3 21:53
刘辩的命运至少比宋末帝赵昺强些,8岁在广西被文天祥陆秀夫立为帝10岁就海南崖山跳海了。刘辩至少比赵昺多 ...

一个活在权臣的阴影下,战战栗栗。一个活在战乱中,颠沛流离。
3#
游戏者  LV4  2020-10-3 21:53 | 只看作者  |  查看主题 


 主题   |   帖子  |   热情  |   星币  |   坛币  |  申请勋章
本帖最后由 游戏者 于 2020-10-3 21:54 编辑

刘辩的命运至少比宋末帝赵昺强些,8岁在广西被文天祥陆秀夫立为帝10岁就海南崖山跳海了。刘辩至少比赵昺多活了6-7年吧。
2#
shuo12815  LV3  2020-10-2 12:20 | 只看作者  |  查看主题 


 主题   |   帖子  |   热情  |   星币  |   坛币  |  申请勋章
这些没啥疑问。就是那个汉室宗亲到底什么亲戚
1#
942167883  LV2  2020-10-1 22:13 | 只看作者  |  查看主题 


 主题   |   帖子  |   热情  |   星币  |   坛币  |  申请勋章
汉家王朝,其实就是被位面之子强行续命的。
之后的皇帝也就那么回事。
发新帖
违规回帖将扣分,重则禁言、锁IP段      优雅用语,摒弃粗俗      回贴至少十个中文字      每主题限回帖一次 (讨论除外)
严禁复制他人、千篇一律、灌水回帖,例子: 坐沙发、非常喜欢、谢谢分享、支持楼主、再来、图不错、好:) :)、赞赞赞!!!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